【科普】機艙應急動力設備的使用與管理
發(fā)布日期:2016-10-18 瀏覽量:1121
① 一切客船和500總噸及以上的貨船均應設獨立的應急電源。
② 應急電源應布置于經(jīng)主管機關/船級社認可的最高一層連續(xù)甲板以上和機艙棚以外的處所,使其確保當船舶發(fā)生火災或其他災難致使主電源裝置失效時能起作用。整個應急電源的布置,應能在船舶橫傾22.5°和/或縱傾10°時仍起作用。
③ 應急電源可以是發(fā)電機,由1臺具有獨立的冷卻系統(tǒng)、燃油系統(tǒng)和起動裝置的柴油機驅動。原動機的自動起動系統(tǒng)和原動機的特性均應能使應急發(fā)電機在安全而實際可行的前提下盡快地承載額定負載(最長不超過45s)。
④ 應急電源也可以是蓄電池組。當主電源供電失效時,蓄電池組自動連接至應急配電板。它應能承載應急負載而無需再充電,并在整個放電期間保持其電壓在額定電壓的±12%以內。
⑤ 應急電源的功率和供電時間應滿足《SOLAS公約》和船級社對不同類型船舶的規(guī)定。
在船舶布置上位于救生艇甲板層,為船舶應急照明、空壓機、消防泵、舵機、助航設備等提供電源。應急發(fā)電機應按ISM體系文件和PMS規(guī)定作定期檢查、維護和試驗;檢查其柴油儲存柜油量、冷卻水箱與曲軸箱液位是否正常;潤滑點要加油;檢查啟動電瓶或啟動空氣瓶,進行起動和并電試驗(包括遙控啟動);冬季或寒冷區(qū)域應做好防凍保溫工作。
應急發(fā)電機若位于不保暖處所,冬季應做的保護工作有:選用適當凝點的輕柴油和冬用潤滑油;冷卻水中加防凍劑;對于采用機外循環(huán)冷卻的,應在使用后盡量放掉機內和管系中的殘水。
在船舶布置上位于救生艇甲板層。應按ISM體系文件和PMS規(guī)定作定期檢查、維護和試驗;主要檢查其電解液的比重,及時補充蒸餾水或對應的酸液;定期進行充放電;蓄電池室禁止煙火,并保持通風良好?,F(xiàn)代化的船舶上基本上采用密閉的蓄電池,定期更換。
①應急空壓機應采用手動起動的柴油機或其他有效的裝置驅動,以保證對空氣瓶的初始充氣。
②應急空壓機是船舶以“癱船狀態(tài)”恢復運轉的原始動力。所謂“癱船狀態(tài)”是指包括動力源的整個船舶動力裝置停止工作,而且使主推進裝置運轉和恢復主動力源的輔助用途的壓縮空氣和起動蓄電池等都不起作用。
要按其結構的具體情況,定期檢查和加注潤滑油,進行起動和效用試驗,確保其技術狀況達到隨時可用狀態(tài)。
① 每艘船舶應配備主操舵裝置和輔助操舵裝置,并且兩者之一發(fā)生故障時不會導致另一裝置不能工作。
② 輔助操舵裝置應能于緊急時迅速投入工作,并能在船舶最深航海吃水和以最大營運前進航速的一半或7kn(取大者)前進時,在60s內將舵自一舷15°轉至另一舷15°。
③ 對于輔助操舵裝置,其操作在舵機室進行,如系動力操縱也應能在駕駛室進行,并應獨立于主操舵裝置的控制系統(tǒng)。
④ 駕駛室與舵機室之間應備有通信設施。
(文章摘自中國海員之家微信公眾號)